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618”购物节即将到来。中国者协制购物节期间,消费经常有消费者选择购买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示购商零售进6月14日,买跨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境电提醒广大消费者关注以下四点。口食
了解品类清单。品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是意相指中国境内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经营者自境外购买商品,并通过“网购保税进口”或“直购进口”运递进境的关限消费行为。我国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实行正面清单管理,中国者协制符合条件的消费正面清单目录内的酒、饮料、示购商零售进调味品、买跨食用油、境电乳品、口食蜂蜜等食品均可购买。2022年1月28日,财政部等8部委发布《关于调整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的公告》,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2019年版)》进行了优化调整,增加了番茄汁等消费者需求旺盛的商品。非清单内商品不得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方式入境销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寄递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名录》,肉制品、灭菌乳、蛋黄酱、燕窝等食品不得通过邮递、快件和跨境电商直购进口等寄递方式进境。
注意购买限制。根据《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的相关规定,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的单次交易限值为人民币5000元,年度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6000元。另外,部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有个人年度购买数量限制,如糖类每人每年进口合计不超过2公斤,大米每人每年进口不超过20公斤等,这些可在《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备注栏进行查询。《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等规定,均明确消费者对于已购买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不得再次销售。
自行承担风险。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原产地有关质量、安全、卫生、环保、标识等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可能与我国标准存在差异,消费者自行承担相关风险。尤其是宣称功能的进口食品,其管理方式与我国不同,消费者应谨慎购买。相关商品直接购自境外,可能无中文标签,消费者可通过网站查看商品中文电子标签。建议消费者选择正规、信誉较好的跨境电商平台购物。在购买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前认真、详细阅读电商网站上的风险告知书内容,结合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做出判断,同意告知书内容后方可下单购买。
关注售后维权。消费者应注意留存聊天截图、电子发票、物流信息等购物凭证,收到商品后注意检查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等内容,如有问题及时与跨境电商平台联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消费者如需退货,请先联系销售企业确认符合退货条件,并按照企业指引退回食品,由电商企业向海关办理退货申请。退货企业在《申报清单》放行之日起30日内申请退货,并且在《申报清单》放行之日起45日内将退货商品运抵原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原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相应税款不予征收,并调整消费者个人年度交易累计金额。
责任编辑:张林保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会议全称:2025第四届SMM光伏产业大会暨光伏入市发展研讨会会议时间:9月15日~9月17日会议地点:中国·江苏·苏州吴中希尔顿逸林酒店首版进程函出炉!硅料、硅片、电池片
8月22日下午,由泉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泉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与洛江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承办,福建国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泉州市职业经理人协会、泉州企业技术创新协会、泉州市装备制造业协会、洛江区青年
如今随着厂家生产技术不断发展,玻璃也有了各种新的种类,拥有更多更强的功能,逐渐取代普通玻璃。举例来说,原本只能透光挡风的普通玻璃窗,使用夹胶玻璃后就具备了降噪隔热的功能,更加方便实用。我们将在